店內很多慢性處方箋,三高用藥出現頻率很高,因此在一問一答的訓練下,很快就回復對一些藥物的印象,像是糖尿病用藥系列,胰島素促泌劑中Meglitinides類:-glinide、Metformin是第二型糖尿病首選藥物、SGLT inhibitor:-gliflozin(今天最常見到的類別之一),降血脂藥物HMG-CoA reductase inhibitor也很常出現。另外,也有被問到CYP3A4的誘導劑(ex: Phenytoin)和抑制劑(ex: 柑橘類的flavonoids)。
今天除了調劑外,也學了其他藥學常識,像是處方藥、指示藥和成藥的差別、NASIDs類和新型Coxibs類藥物、Acetaminophen和Ibuprofen的差別、作用在COX-1和COX-2的藥物等等,在介紹店面販售的商品時,也有提到不同紗布的使用時機和功能。
在連續的問題間,可以深刻意識到讀書、考試和應用是三項有交集卻各自分開的項目(就像三個圈圈的交集圖),很多問題在我重新翻閱共筆時,會發現這些重點是我已經用螢光筆標示過的,而在試卷中只能呈現出我對這個藥物的片面認識,像是Acetaminophen的解毒劑,就是常見的小鳥化痰藥N-Acetylcysteine(NAC),然而,若要真正作為解毒劑使用,需服用35包,因此臨床會採取針劑注射。藥理上到毒理學的部分時,並沒有太深刻著墨在臨床應用,也沒有提及劑量相關事宜,可能是因為尚未修讀藥治的緣故,很多在讀共筆時看似理所當然的知識,當實際搬上檯面時,又重新認識它的新面貌。
統整今天拿到的資料和學校的學習單,手邊的文件摞起來已經有一些厚度。我滿喜歡藥師透過問答的方式教學,在教授新的學問的同時也幫我複習課業(也讓我知道現在就要開始讀國考了QQ),希望我可以趕快達到不需要查共筆也可以回答的程度。
統整今天拿到的資料和學校的學習單,手邊的文件摞起來已經有一些厚度。我滿喜歡藥師透過問答的方式教學,在教授新的學問的同時也幫我複習課業(也讓我知道現在就要開始讀國考了QQ),希望我可以趕快達到不需要查共筆也可以回答的程度。
↓有一半是學習單,另一半是之後研習營的講義
實習小故事:
今天店內來了一名女性病患,神情緊張地問藥師店裡有沒有私密處感染的消炎藥或止痛劑,藥師直接回覆沒有後,病患也離開了。
我在事後詢問藥師:「雖然店裡的確不會販售處方藥,但這樣直接跟對方說店裡沒有這個藥,不會太直接嗎?需要很委婉地說『不好意思,店內沒有這個藥物』嗎?」,藥師說,「藥師」是個有具有專業性與尊嚴的職業,並不需要低身下氣的回答病人的問題,並且對方在進店時神色有些不正常,所以直接回答「沒有這個藥物」才是最佳解。在這一刻,我重新認識了這個職業和身分,藥學系的玄學不只有藥劑,藥師也是個值得探究的項目呢^_^
2025.1.15,實習Day2結束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^_^